在大学校园、商场、景区等地方,总会看到身穿汉服的年轻男女,西安汉服定做认为汉服潮已然成为了一股新的时尚与文化。汉服消费正从小众圈层,变得规模市场化。
目前,全国汉服市场消费人群超过200万人,产业总规模超10亿元。有汉服爱好者表示,自己有240多件套汉服,最贵的一件6000多元,更有品牌汉服订单已排到2021年。
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”,汉服消费怎么就突然火起来了?
汉服文化的复兴得从2003年说起,一位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,身穿汉服走在大街上来推广汉服,这是中国现代第1位穿“汉服”出现在公共场合的人。
汉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人们对于汉服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,试图重新穿回汉服,让逐渐被遗忘的汉服文化重新被唤醒并大范围传播。
汉服,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,并非单指某一朝代。
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,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,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。
传统的汉服一般为深衣,多崇尚黑色,用色较深,更能彰显古朴之美。
到了魏晋南北朝,汉服受到胡服的影响,根据社会发展、人体的舒适度、审美的变化而不断进化。
有了窄袖、短衣、长靴等元素,更利于运动还有骑马射箭。
晋制汉服上襦一般是交领襦,襦裙的明显特征是上衣短下裙长,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。
宽袍大袖,衣袖翩翩,给人以自然洒脱、清秀空疏之感。
唐朝的女子以丰腴为美,礼服多以合宜的袒胸、低领、大袖为主,走起路来大袖翩翩、华带飞舞,显得格外飘逸。
齐胸襦裙在唐朝仕女中非常盛行,现在保留的不少古画、出土文物中都有它的踪迹。
宋朝的时候理学思想盛行,在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的道德束缚下,人们抛弃了奢侈浮华的作风,崇尚俭朴、清雅。
那时流行“女子学恭俭超千古,风化宫娥只淡妆”的说法。
与宋朝相反,明朝是一个追求华丽的朝代。明朝的服饰,从衣料、色彩到纹饰无不一派艳丽之气。
汉之古朴,唐之飘逸,宋之淡雅,明之端庄... ..每一种款式,都曾惊艳了岁月。
全国服务热线:15691787797
手 机:15691787797/13259922905 (康经理)
邮 箱:2832804388@qq.com
地 址: 西安市未央区三桥新街中建MAX三楼309室